(毛泽东.《关于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祝词》.《毛主席语录》.)
做好事、不做坏事,这样就是个“好人”。而且,从“数量”上说,只做了一件好事,这并不是很难。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,不做坏事。
如果一个人“一辈子”坚持做好事,这个人就不是个普通人。“一辈子”,能始终如一、坚持不懈,只有伟大人物才能做到。
有的青年觉得,做好事有点不“扎势”,比如,给老年人让坐、帮妇孺搬东西。就算这样,但至少不要做“坏事”。
也就是说,一个人就算不愿做好事,但也不要做坏事。做了坏事,就是坏人;坏事做的多了,就是“恶贯满盈”,是彻头彻尾的的坏人了。
而且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;不要因为是件小事,就掉以轻心。小事上,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;尤其是“坏事”,看上去很小,罪恶却很大。慢慢的发展下去,就会做大坏事、成为坏人。
做好事,有几个准绳。
首先,“施恩不图报”;如果一个人做好事,是为了得到“报答”,那这就是有“目的”、“居心不善”;所以,做好事不求回报。
其次,是“做好事”不愿让人“知道”。如果做一件好事,非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、赞颂自己、夸奖善举。那么,这样的好事,是为了自己的“善名”,并不是真正的做好事。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说,做好事不让人知道,是“积了阴德”,会更有益处。
再就是,“做好事”是发自内心的、是善良品质的自然流露,没有什么“目的”。有的人为了“名”,有的人为了“利”,有的人为了评上“好人”、“模范”而去做好事。如果是这样,已经“变质变味”了,并不是真正做好事。
避免了以上几个动机、原因,而去做好事,这还远远不够。不是做一件好事,就束之高阁、一劳永逸,而是长久的、一辈子的做好事。
孔子说,称颂千里马,并不是说他的力量,而是他的品质。什么品质呢?就是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的坚持、毅力。
所以,说一个人好,并不是说他做了好事,而是他长期的、一辈子的做好事。
相反方面的“做坏事”,必然会面临以下困境:
首先,被公众唾弃、鄙夷;一个人作恶多端、行凶作孽,被“千夫所指,万夫所骂”,成了公认的“恶人、坏人”。如此,活着还有什么意义?
其次,“坏事”往往是法律禁止的。像偷人、抢人、骗入、打骂人、欺负人、诽谤造谣等等。如果一个人不反省,做了这些坏事,被揭发出来、立案审查,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,有可能坐牢判刑。
再就是,“因果”相连。“因果”摒去其宗教成分,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。比如,一个人朝墙上打一拳,手就疼;服了毒药,就会死······这就叫“因果”、有因必有果。所以,干了坏事、就必然有恶果;就如俗话说的“自尝恶果”、“自吞苦水”。
不仅是“做好事”、“做坏事”是这样,其它的技术、文艺、学术、科技、医学等等,都是这样,都需要“一辈子”去坚持奋斗。
如果干什么都是“三分钟热度”、“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”、“浅尝辄止”、“蜻蜓点水”、“走马观花”;如此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